2025-05-15
筆者在5月13日(周二)代表環保、社會、企業管治標準學會(IESGB)出席「Driv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 AI Impact-to ESG Summit」,主辦單位香港創科發展協會邀請立法局議員黃錦輝教授兼香港中文大學工程系副院長擔任演講嘉賓,黃教授曾修讀人工智能(AI),他談論AI及ESG在港政策及軟件等議題最恰宜。
投資推廣署(Invest HK)高級副總裁(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和創業杜珮煒女士談論中國在ESG及創新科技,尤其是AI對ESG所產生的影響,並交代香港在國際間特有優勢,闡述港府過去數年在科技及創新發展等政策不斷努力、如何支持綠色環保創新科技等,除數碼港、科技園和本港各大學致力提供人才、資金、生態系統等不少支援外,港府亦成立基金約300億港元共同投資於創新綠色科技,推動香港成為綠色船舶中心。
美國上市公司AECOM香港區ESG及可持續發展主管黃明泰先生指出,全球碳排放最多的行業應為房地產、基建及房地產管理等,約佔43%,香港相關情況更嚴重,皆因本港房地產行業過去及現時乃重要行業之一,所產生的碳排放約佔60%。
近年來IESGB與香港管理學會共同推出「Certified ESG Professional」(認可專業ESG策略師, CESGP)專業課程,反應十分良好,香港政府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計劃(GSF)贊助所有完成這專業課程之在職人士80%學費,旨在為各行各業培訓ESG人才,尤其是地產及建築業 ; IESGB去年進一步與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為地產業共同推出「認可專業ESG策略師 – 房地產」(CESGP®–RE),,反應也非常熱烈。
目前全球碳排放數量極龐大,若香港處理減碳得宜,應有助碳中和及碳達峯提前達標,據悉新加坡對尚未上市企業已制訂ESG要求,故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已訂下2030年能源消耗量減少25%,並利用創新及科技協助大幅減碳,未來可能把部份二氧化碳混入建築物料內,同時使用循環再生物料,生生不息。
儘管本港建築業考慮利用木材及竹等建築物料,但港府規例認為其持久性不足及出現安全問題,故暫時未能獲得本港法例批准,隨著科技愈益發達,許多國家已逐漸利用竹等建築物料 ; 在建築業及地產業所產生的碳排放中,約80%源於石屎,其次為玻璃幕牆等,相信港府日後必須緊貼時代步伐及行業發展而修訂法規。
黃先生在演講末段強調,未來適當處理ESG不僅企業獲益,市民參與亦非常重要,如市民願意購買高ESG成份的物業或企業時,宜利用金融科技讓辦理物業按揭的銀行知悉,協助客戶獲得像企業綠色債券或綠色貸款般優惠物業借貸利率 ; 此外,若購買電動車/新能源汽車,亦宜為車輛按揭、牌照費、保險費等提供綠色優惠,相信有助香港及內地電動車發展強勢持續。
歐資企業Strategic Buildings Innovation 高級經理Dr Joy Li介紹歐洲ESG發展情況,歐洲企業高層一向對ESG要求頗高,並希望加速進行及不斷提高門檻,歐洲數家大型銀行不斷增加ESG可持續發展融資 (Sustainable Financing),如2030年匯豐和Barclays均預計為1兆美元,BBVA亦至7,000億美元等,為ESG發展提供實質支持。
另一邊廂,執行ESG的企業及員工則感到相當吃力,現時全球經濟環境受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引起企業對經濟前景信心疑慮,令歐洲政經領導層暫時略為放慢ESG腳步,但歐洲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中國亦致力推動ESG及表現良好,包括潔淨能源、太陽能相關設備、電動車、氫能儲備、低空經濟等在成本、效益及使用方面均優於全球,應有助環球各國、企業及個人以更低廉成本取得更高效益及達致ESG目標 !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其碳排放改善速度直接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習主席早已表明努力爭取在2030年前碳排放量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港府亦已宣佈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公佈中期減碳目標,在2035年前把本港碳排放量從2005年水平減少50%,港府已為此目標於2021年10月發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定下「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及「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筆者對內地及香港提前達到早前訂下之目標頗具信心。
現時及未來各式各樣事情均利用AI協助處理,AI可以準確和持續地收集數據,不斷更新數據及24小時操作,還可以進行數字交易,並按不同行業、工作種類、目標等所需利用AI算法和處理,有助大幅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ESG中,「G」(管治, Governance)如基石般重要,因G屬管治和監察企業或個人在「E」(環境, Environment)及「S」(社會, Social)事項,企業不斷取得海量般數據,執行時必須利用AI及科技協助處理,包括進行真偽確認、分析、分類、撮要、提出意見或警告等,從而獲得法理情解決方案,提高透明度、可信度、速度、效率、獨立性、持續性及執行性。
當AI愈益使用、效益愈佳及成熟,AI學習能力非常橫強,若開源的話,則更加厲害,眾多企業把海量數據、資料及結果存放於雲端,故數碼安全尤其重要,AI不斷提供最佳數碼安全安排及未來可能預見之風險,可見沒有AI、便沒有「G」,也沒有ESG,故AI必須站於ESG之前。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2025年5月13日一周内上漲2.49%,年初至今回報為虧損6.38%(已扣除管理費用),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907.93%,平均年化回報為8.53%。
中美雙方承諾互降關稅超越預期,貿易摩擦風險大減,帶動兩地股市上揚。美國促使中國減少貿易壁壘,開放市場,既利於縮窄貿易逆差、又可增長出口收入。預期美聯儲降息、政府減稅政策及放鬆企業監管(如ESG及VA)等將大大刺激經濟增長,依據當前宏觀環境而論,看好今年美股增長潛力。
自加入世貿以來,中國經濟騰飛無法脫離美國龐大消費市場,仍需依靠出口消化產能過剩 ; 對於沿海中小型出口企業而言,恢復貿易宛如重生。中國選擇對外開發市場,利於外資流入、推動人民幣升值、帶動社會青年就業以及企業競爭力。港股當前仍處於低估值區間,預計今年内可跟隨美股繼續上漲。
南方東英推出多款以美國科技七巨頭為目標的1至2倍槓桿順逆向ETF,在今次美股大跌大漲環境下,投資者可短期獲得較大收益(包括特朗普陣)值得關注。
模擬基金組合在5月15日(周四)把佔比3.77%的貝萊德美元貨幣基金轉換爲貝萊德美國靈活股票基金。
聲明 :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各位讀者可與本公司客戶服務部聯絡及了解東驥基金模擬組合的詳情 ,請瀏覽本公司網址:www.pegasus.com.hk或致電 : 2232-5800。